观察学习假设理论,观察是导致焦虑的条件性刺激。由于原初的焦虑-诱发刺激联结(无条件反射),经过观察和思维的激发,而获得了实际的焦虑。这样,事实上,个体就已经习得了一个新的驱力。虽然强迫可以基于不同的途径习得,但是,一旦获得之后,个体便发现借助于强迫观念的一些活动可以帮助减少焦虑,每当发生焦虑的时候,采用强迫的方式,个体的焦虑便得到了缓解,这种结果强化了个人的强迫。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人类刚刚产生之初的时候,正因为焦虑,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和和发展。 所以,焦虑和恐惧不同,当它产生时,人们往往说不清自己焦虑的是什么。

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心理动力学假说根据心理动力学原理的理论,强迫症是起源于性心理发育的肛门期,即在开始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这时,亲子之间,一方面要求对方顺从,另一方面而不受约束,这种不平等的对立引起了儿童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不安,从而使得性心理发育停留于这一阶段,成为日后心理行为退化的基础。一旦个体遭遇外部压力,便会重现肛门期的冲突与人格特征。

系统家庭假设认为,病症表达了系统的破坏,而这个系统存在于人际关系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结成了一定的系统。在这里,个体的行为是由于他人的行动影响所致,反过来,他也会以一种循环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头和尾,主要依据”彼此吸引”的原则来进行互动。

对于强迫症治疗的问题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议,那么究竟强迫症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还是心理治疗为主呢?一般医院都是采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共同来治疗的。至于是药物治疗为主还是心理治疗为主,要视病人的自身情况而定。症状比较轻,对强迫症认识比较充分,或者对心理治疗悟性比较高的患者可以单用心理治疗,当然也可以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症状比较严重,焦虑特别突出的患者,就必须先服用药物稳定患者情绪,再进行心理治疗。

不要以为强迫症有多么可怕,其实就是正常功能的放大,功能过之为病,需求过之为欲,强迫症和其它疾病一样,也是功能过之。比如出门之前谁都要检查一下钥匙和手机带了没有?门有没有锁好?留意是很正常的自我保护功能,但过分就是疾病了,过度在意必然心存不安,明明已经锁了门,到了楼下还不放心,是不是看错了?有没有再推一下试试?不再回家看一眼心里就很难受,必须重新验证或多次验证,这就是在意过度形成的强迫感觉,相当于弹簧超过弹性限度而不能还原一样。所以,强迫症不需要治,而是树立规则和还原本能,找回本来的状态,真实感觉消除了,所有症状自然消失。

不单纯强迫症的许多症状都是表相,其它疾病的症状也是表相,只是有疾病的存在,就可以表现出各种形式,就像肚子饿了一样,可以表现出肚子不舒服,也可以表现出疲劳乏力,还可以表现为情绪烦躁等等。如果被表面症状所迷惑并绞尽脑汁处理症状,累得要死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强迫症是病理的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是由于防御机制不能处理 强迫性人格而形成的焦虑,于是产生了强迫性症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理解所有强迫症的关键。当本我的情欲与攻击驱力和超我要控制和调节这类驱力发生冲突时,自我如果不能运用理性机制来调节它们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避免焦虑,如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固着等。假如这些防御机制不足以抵御或缓解这些焦虑时,为了替代本能欲望冲动,强迫症性冲突就产生了。由于本我要寻求的表现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恐惧、焦虑。所以,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强迫症最基本的核心症状。当焦虑转换为躯体症状时,则表现为癔症的转换性症状;焦虑被分离出意识时,则表现为癔症的分离性症状;当焦虑被转向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则表现为恐惧症;当焦虑被隔离开时,则表现为强迫症;如果焦虑被直接体验,则表现为焦虑。这些症状可理解为”妥协形成”或自我企图来整合自我驱力、超我与现实的结果。

强迫症在生活中遇到不舒服的感觉一定不要验证,虽然验证一下心里当时舒服了,但会越来越想验证,越验证越加重,然后不断强化难受的感觉,以至于不能停止。但如果果断停止验证,或转移注意力,虽然当时心里特别难受,非常纠结,但是只要抗过去了就会越来越好。比如有个男孩子走路的时候突然要停下转五圈,我问他为什么非要转五圈?他说不知道,转了就舒服,后来被我强制回答才说:如果转不够五圈好像我妈就会有不吉利的事儿发生。后来我要求他只管前进,不许转圈,一旦不转他心里会难受,只要平静地接受这种难受的感觉就是治病。

很多人去治疗强迫症,似乎越走越远,在调理的强迫症中,只要规矩严格,家庭秩序,培养主动,突破感觉,一般就康复了。那些自己太迁就自己的人,如果家人坚守规矩,一起按要求做,同时帮助患者不顺症状,多数强迫症可以家庭内康复。在调理抽动症,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过程中,非常明显地发现一个规律,只要家人一起改变,互相帮助,效果要快很多,而且容易巩固。而那些只想管教病人而自己却做不到的家庭,那就要看患者自己的努力了。

不要觉得强迫思维很麻烦,问题不是出在思维,而是出在纠结,争执,缠绕,简单地说,只要醒来大脑基本上停不下思维,但正常思维是平静的,只有带着情绪的思维才是问题。当强迫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只要有念头另一股力量就会跳出来,越控制越难受,不控制虽然当时好受,却越来越被动,这种情况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

首先解决家庭的规矩问题,在这基础上坐着或躺着一动不动,平静地接受身体或心里出现的任何不舒服感觉。这里包括三个内容:一动不动,平静,受着所有感觉,尤其是平静,如果不平静,效果会大大打折。

其次,念头影响心态,心态影响念头,当产生不良念头的时候,要么闪,就是转移注意力,要么跳出来看,就是不能由着念头想下去,有时候坏的念头已经很长时间了才发现,这倒不怕,只要发现就转移即可。比如想到杯子是洗了还是没洗?肯定洗了,肯定没洗,开始纠结上了。这时候不考虑杯子这事儿,如果考虑那就绕进去了,只要绕是不可能绕明白的,一直绕到筋疲力尽才暂时停下。

再者,调理过程中平静地受着,静静地品息挺安稳的,突然心里出现一种莫名的冲动,这时候如果去控制或配合,那就陷进去了,这时候可以知而不理,也可以平静地看着,就是不配合莫名的力量,不被它牵着走,守住理性意识。

还有一种最笨的办法,只管一动不动,用后鼻腔呼吸,不管呼吸长短,只去寻找并守住当下呼吸的最佳规律,念头也会偶尔跳出来,不理不睬,只管静品一呼一吸的最佳节奏和鼻腔声音的大小即可,因为后鼻腔呼吸容易专注,不易跑神。

任何疾病的调理都少不了对家庭的要求,因为万物一体,一气贯通,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庭成员共同体,一家一场一状态,一成一败一起受。气和生活往往一人调病全家配合,一人好病全家受益,要学会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家庭的力量远大于一个人的力量,更容易走向健康。我们的所有要求都是正面积极向上的,没有过分和不良的要求,家庭成员也没有理由不配合。

迫症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先尽量放,由他折腾,等越来越过分蹬鼻子上脸的时候,抓住一次公认的严重过分的错误,可以用任何手段狠狠地收拾一通,然后一起冷着他,冷到他不寒而栗,会好得很快。但这需要把握分寸,更要有很强的威慑力,理由充分,果断干脆,定力实足,一旦给他讲理的机会就打折,一旦心疼就失败。没有把握别用这方式,以免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