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神经症,明知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的症状。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本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
尽管就医的人并不多,但存在强迫心理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从小长期存在抽动症并一直延续到青春期以后的患者,或多或少地存在强迫症状,之外还有更多单纯的强迫症。儿童强迫症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行为,甚至有的儿童将强迫症状当做秘密而隐藏起来。
值得注意是,在儿童正常发育阶段,也会出现一些强迫现象,例如:不可克制地去碰触周围的一些东西,走路遇到路面有裂缝时就不自主地跳过去或总重复唱一名歌词,上床脱衣服时,总有拍胸捶腿等习惯性动作,然而这些动作没有痛苦感,也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不会因为不可克制而产生焦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消失,故称为正常现象。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人类刚刚产生之初的时候,正因为焦虑,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和和发展。 所以,焦虑和恐惧不同,当它产生时,人们往往说不清自己焦虑的是什么。
儿童强迫症矫正方法
1 从父母身上入手:如果患儿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做事谨慎,优柔寡断,过于琐碎细致,对待别人过于刻板、固执、灵活。在生活中,他们也养成了过分苛求的规律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应该予以纠正。
2 树立信心:对于有强迫症的儿童要积极评价,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但是单单依靠外部的表扬和他人的支持是不够的,最终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3 系统脱敏法可分为:想象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
想象系统脱敏:先让患儿放松3-5分钟,然后,治疗者对他说:“当您感到非常舒适和轻松时,抬起右手的食指。如果你仍然有点紧张,请抬起左手的食指。当患儿抬起左手食指,治疗便可以开始。告诉患儿从害怕的事件的层次中最轻的事件(或情境)开展。“现在请把这个事件清晰地呈出在你的脑海里。”并把这一事件(或情境保持20秒钟。然后让他报告想象情境时,体验焦虑的程度。当患儿报告之后,指示他进入放松状态。如果当患儿想象后焦虑程序降低,超过30秒或没有焦虑,说明症状在改善,可停止对这一事件的想象,如果连续三次报告想象焦虑程度不降,可换另外一个害怕的事件重新作业。
现实系统脱敏:当给患儿建立害怕事件层次之后,治疗者将患儿引导到害怕事件的情境中,让患儿体验这种焦虑,反复多次之后,使其逐渐适应这种情境,不再感到害怕。然后再引导他进入另一个害怕事件的情境。注意系统脱敏治疗,都是从最轻的事件或情境开展,并且逐渐加大作业的量。
4 正确对待患病儿童: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在于教育和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正确认识患儿的病态,不要过分焦虑。要帮助患儿寻找发病的原因,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要注重孩子性格弱点的改善。父母和老师要创造条件,使孩子能灵活地、自信地处理各项事情。
5 多与外界接触: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与外界接触,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但是单纯地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并不能真正的解决强迫症的问题,这是每个强迫症患者都能想到的,也是每个强迫症患者都用过的方法,这样会加深对症状的进一步恐惧。这种恐惧就像幽灵一样紧紧的盯着强迫症患者,强迫症患者走到哪,恐惧就跟到哪,无法摆脱。
6训练意念:儿童意念力训练 从日常生活开始,如平时的意志、意愿、诚信等都是靠意念力的作用。有的人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就是意念力很不错的,有的人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是意念力很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