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习假设根据学习理论,观察是导致焦虑的条件性刺激。由于原初的焦虑-诱发刺激联结(无条件反射),经过观察和思维的激发,而获得了实际的焦虑。这样,事实上,个体就已经习得了一个新的驱力。虽然强迫可以基于不同的途径习得,但是,一旦获得之后,个体便发现借助于强迫观念的一些活动可以帮助减少焦虑,每当发生焦虑的时候,采用强迫的方式,个体的焦虑便得到了缓解,这种结果强化了个人的强迫。

  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心理动力学假说根据心理动力学原理的理论,强迫症是起源于性心理发育的肛门期,即在开始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这时,亲子之间,一方面要求对方顺从,另一方面而不受约束,这种不平等的对立引起了儿童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不安,从而使得性心理发育停留于这一阶段,成为日后心理行为退化的基础。一旦个体遭遇外部压力,便会重现肛门期的冲突与人格特征。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人类刚刚产生之初的时候,正因为焦虑,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和和发展。 所以,焦虑和恐惧不同,当它产生时,人们往往说不清自己焦虑的是什么。

两个重要的概念——条件刺激(Conditional stimulus) 和非条件行刺激(unconditional stimulus)。条件性刺激(conditional stimulus)是指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如音调、光照以及气味等等。大多数情况下,条件刺激在学习之前是一个中性的刺激,不具备任何的情感价值(emotional valence),即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不能自然引起条件反应,但通过与强化物配对呈现,可变成条件刺激的任何刺激。而非条件刺激则是指无需学习即可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sponse, UR)的刺激,也叫无条件刺激,如电击、捕食者的味道、食物等,这个刺激本身具有一些情感价值。例如在上述恐惧学习的行为范式中,对于小鼠来说,声音就是一个典型的条件刺激,正常情况下小鼠不会对其产生喜欢或者厌恶等情绪;而足底电击刺激会使小鼠恐惧,因此小鼠会排斥这种刺激。但是在经过学习之后,中性的条件刺激也可以具备情感价值,变成一个非条件刺激,例如对声音和足底电击进行关联学习之后,小鼠对声音也会产生恐惧行为。此外,转变后的非条件性刺激也可以重新关联新的条件性刺激,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系统家庭假设认为,病症表达了系统的破坏,而这个系统存在于人际关系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结成了一定的系统。在这里,个体的行为是由于他人的行动影响所致,反过来,他也会以一种循环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头和尾,主要依据”彼此吸引”的原则来进行互动。

素质特别是病前人格在本病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约2/3的强迫症病人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其主要表现为:力图保持自身和环境的严密控制,他们注重细节,做任何事都力求准确、完善,但即使如此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确定”的感觉。他们或者表现为循规蹈矩,缺少决断,犹豫不决,依赖顺从;或者表现为固执倔强,墨守成规、宁折不弯及脾气急躁。遗传。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病人的父母中强迫症的患病率为5%,比群体的发病率要高得多。患者的同胞、父母及子女,属强迫性人格者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