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要求,加大抑郁症防治工作力度,鼓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同时为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提高家庭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鼓励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地区探索开展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和《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抑郁症也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是一种病理性的抑郁障碍。有的学者认为,正常的抑郁与病理性抑郁是一个连续谱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精神病学认为,正常的抑郁与病理性抑郁是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出现病理性抑郁具有不同的原因,二者不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一般判定病理性抑郁要包括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区别正常的抑郁情绪与病理性抑郁.

《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即到2022年,试点地区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学生抑郁症知晓率 预防知识达到85%。 抑郁症治疗率提高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 非精神病医院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标准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 此外,还确定了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防控知识教育。 要求试点地区加强部门协作,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渠道,广泛开展抑郁症防治科普宣传。

二是开展筛选评价。 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高等院校等要通过多种线上线下形式开展抑郁症筛查。

三是提高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 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室,加大非精神科专家培训力度,提高对抑郁症的识别诊断能力。

四是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 提出针对青少年、孕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

五是加强心理热线服务。 将心理救助热线建设成为公众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辅导、危机干预和转诊的便捷平台。

六是及时开展心理干预。 要求各地建立健全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如何预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

首先,不管你理不理解,不管你认不认同,全世界抑郁症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方法都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回避药物治疗是不科学的,当然也不会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当然更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快速降低自杀意念为目的的药物治疗。

在日常的治疗生活中,患者的家人要给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让她感受到希望,不要长篇大论的讲一些大道理,抑郁症本身就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你的大道理很可能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注意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如果患者突然表现的很轻松,而且言语中有交代后事的意思,很有可能她已经决定了将要实施自杀行为。当然很多患者也有写遗书的习惯,因为他们的自杀有些时候都是经过长时间斗争的结果,所以一旦发现遗书,没有其它考虑,尽快送入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生命对于我们任何人都是只有一次的,经不起我们重新来过,我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身边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杀,依靠家人看护是一定看不住的,所以要到专业的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比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快速缓解患者的自杀意念,缓解患者的自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