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不愉快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呆滞状态;也有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几个星期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症不分年龄、贫富和阶级,每个人都笑过、哭过,也都有自己敏感的一面,你没有错,你只是病了,需要治疗。抑郁不只是情绪低落,身体也会有症状,比如失眠、心悸、紧张、痛感降低、反应迟钝、免疫力下降等等,就像每天挨刀一样难受。

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受到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因素都可引起抑郁症.如遗传因素引起的内源性抑郁症,如突发事件、重大打击引起的反应性抑郁症,如躯体疾病引发的继发性抑郁症。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且,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对抑郁症的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

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徐行、李晓、罗宾•威廉姆斯、乔任梁等。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确定了试点地区到2022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识别率提升50%等。 ‑